欢迎来到KTV招聘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长沙 [切换]
    长沙KTV招聘网 > 长沙热点资讯 > 长沙励志/美文 >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

    时间:2022-12-25 23:54:30  编辑:快推网  来源:  浏览:946次   【】【】【网站投稿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黄门侍郎王珪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但非贤不理,惟在得人。”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给事中杜正伦进曰:“世必有才,随时听用,岂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贞观元年,唐太宗说:“我看古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黄门侍郎王珪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但非贤不理,惟在得人。”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给事中杜正伦进曰:“世必有才,随时听用,岂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元年,唐太宗说:“我看古代的帝王,凡以仁义治理国家的,都国运久远。任用严刑峻法统领人民的,虽然能挽救一时的弊端,但国家很快就会灭亡。既然我们看到了前代帝王成事的办法,就可以把它们用作统治国家的借鉴。现在,我们要以诚信、仁义作为治理国家的方针,希望这有助于铲除近代的虚伪之风。”黄门侍郎王珪回答说:“天下荒废凋疲的时间已经很长了,陛下在天下积弊之时统领国家,弘扬古代圣贤的遗风,实乃万民之福。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贤能的人不施展才华,而是用人是否得当。”唐太宗说:“我求贤若渴,想得到他们的心,即使夜晚做梦都梦到贤才。”给事中杜正伦说:“世上有才能的人很多,随时等候陛下的任用,哪里用得着去梦傅说,去遇吕尚,然后才治理天下呢?”唐太宗十分赞赏他的话。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民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公等宜共行斯事也。”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原来认为在离乱之后,民间的风俗习惯会很难改变。近来我发现百姓逐渐懂得了廉洁和羞耻,官员和庶民都能遵守法纪,盗贼一天比一天少,我才知道民间没有不变的风俗习惯,关键要看施政方面是治还是乱。所以,治理国家,必须用仁义来抚慰百姓,同时还要显示出朝廷的威信,要顺应民心,废除苛刻的法令,不做背离正道的事情,这样社会自然会平定安静。你们应该共同来做好这件事。”

    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太宗曰:“饬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宜识此心。”

    贞观四年,房玄龄上奏说:“最近,我检查武器库里的铠甲兵器,发现已远远超过隋朝了。”唐太宗说:“整修兵器,防御寇乱,虽然是紧要的事情,但我主要要求你们用心于治国之道,你们务必各自竭尽忠贞,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我真正的铠甲兵器。隋炀帝难道是因为铠甲兵器不足才灭亡的吗?正是由于他不修仁义,下边的人才怨恨叛离他。你们应该理解我的想法啊!”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树大林深就有鸟飞来栖集,水域深广就会有鱼儿来游弋,多施仁义,百姓自然会归顺。人们都知道且害怕灾害而去逃避,却不知施行仁义,灾害就不会产生。仁义之道,一刻也不能放弃,我们要不断地将仁义推行下去,如有片刻懈怠,就会远离仁义之道。这就好比用饮食来滋养身体,要让肚子经常吃饱,才能维持生命。”王珪叩头说:“陛下能知道这些道理,真是天下的大幸啊!”

    《仁义第十三》所宣传的道德,也可以说是贞观之治不可缺少的内容。本篇主要介绍了唐太宗对广修仁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他总结历史教训说:“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甚至认为“行仁义则灾害不生”。这些议论是紧紧围绕李唐王朝长治久安这个中心展开的。

    冯立,武德中为东宫率,甚被隐太子亲遇。太子之死也,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昨者出兵来战,大杀伤吾兵,将何以逃死?”立饮泣而对曰:“立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战之日,无所顾惮。”因歔欷悲不自胜,太宗慰勉之,授左屯卫中郎将。立谓所亲曰:“逢莫大之恩幸而获免,终当以死奉答。”未几,突厥至便桥,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杀获甚众,所向皆披靡,太宗闻而嘉叹之。时有齐王元吉府左车骑谢叔方率府兵与立合军拒战,及杀敬君弘、中郎将吕衡,王师不振,秦府护军尉尉迟敬德乃持元吉首以示之,叔方下马号泣,拜辞而遁。明日出首,太宗曰:“义士也。”命释之,授右翊卫郎将。

    冯立,武德年间为东宫禁军统率,隐太子李建成十分亲近礼待他。隐太子死了之后,其党羽四处逃散,冯立叹息着说:“岂能在别人活着的时候,享受他的恩惠;而在他死了的时候,为了避难而逃跑呢?”于是他率领军队攻打玄武门,苦苦激战,杀死屯营将军敬君弘。然后,冯立对他的手下说:“我略微地报答了太子的知遇之恩。”于是解散军队,逃到野外。不久,冯立来请罪,唐太宗罗列他的罪状说:“你先前出兵与我作战,杀死了我军中很多人,你说你凭什么逃脱一死呢?”冯立泪流满面地回答说:“我侍奉主人,只是希望为他效命,作战的时候,根本无所顾忌。”冯立越说越悲伤,几乎不能控制自己。唐太宗安慰并鼓励他,还封他为左屯中郎将。冯立对他所亲近的人说:“我蒙受皇恩,获得幸免,这种知遇之情应当以死来报答。”没过多久,突厥侵犯至便桥,冯立率领数百人与外虏战于咸阳,杀死了很多敌人。所到之处,敌人无不纷纷投降。唐太宗听说这件事后,对他大加赞扬。当时齐王元吉府左车骑谢叔方,曾率兵与冯立一道抵抗唐太宗的军队。当时他们杀了敬君弘、中郎将吕衡,使唐太宗的军队士气低落。秦王府护军尉迟敬德拿着元吉的头给他看,谢叔方于是下马大哭,行礼之后就逃跑了。第二天谢叔方出来自首,唐太宗说:“你真是义士呀。”于是下令释放了他,授予他右卫郎将一职。

    贞观元年,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思廉时在洛阳,因寄物三百段,并遗其书曰:“想卿忠节之风,故有斯赠。”初,大业末,思廉为隋代王侑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兵,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阁下,思廉泣拜而去。见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贞观元年,唐太宗曾经谈论到隋朝灭亡的事情,感慨地说:“姚思廉不害怕生命危亡,用来表明臣子应有的节操,即使向古人搜求词句,也不知如何表达这种节操。”当时姚思廉正在洛阳,唐太宗于是寄给他三百段丝帛,并写了一封信:“想着你忠孝大节的风骨,因此给你这些馈赠。”隋朝末年,姚思廉是隋代王侑的侍读。到义军攻克京城时,代王府的许多幕僚都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侍奉代王,不离其左右。兵士要到殿上捉拿代王,思廉严厉地叫道:“唐公举义兵,本意在于匡复王室,你们在代王面前不得无礼!”众人敬服他的言行,稍稍退却后排列在殿堂的台阶下。没过多久,唐高祖来了,听了别人的讲述后认为他很忠义,允许他扶代王侑到顺阳阁,姚思廉哭泣着拜谢而去。看到这事的人都感叹地说:“他真是忠义刚烈啊!人们说仁义的人有勇气,不就是说他吗?”

    最新便民信息
    长沙最新入驻机构
    155353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