萚兮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
萚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萚(tuò):落叶。
女:汝,指枯叶。
叔、伯:当时男子之习称。“叔”相当于“弟”,“伯”相当于“哥”。
倡:起唱。和(hè):应和。予:我,女子自称。女:汝,指男子。
漂:同“飘”。
要(yāo):成,成全。陈奂《诗毛氏传疏》:“‘要’读如《乐记》‘要其节奏’之‘要’。凡乐节终谓之一成,故‘要’为成也。”此句语言双关:一指对唱中奉陪到底,一指接受男方恋爱的要求。
【品评】 本诗写春季郑地青年男女歌会中男女对歌的情景。诗的抒情主人公为女子。此诗写女子呼唤小伙子起唱,自己将应和,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求。从“叔兮伯兮”一句看,对方应为一群。那么,女子一方,也应为一群。
此诗虽短小,却颇有意境,足以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一、二章两句以风吹树叶下落兴起,其中又包含有以风喻一方(就诗中言是喻女),以萚喻另一方(就诗中言是喻男)的意思在内。一方的激情像风一样吹向对方,对方便不能不应和之。开头两句朱熹注为“兴也”,实际上是“兴而比也”。如理解为“赋”则误。因仲春非落叶之时。“叔兮伯兮”是深情的呼唤,表现出女子的热烈、主动;“倡予和女”,他们要以歌对答,略见女子欣喜之神情。其余,则由读者去想象。
郭晋稀《诗经蠡测》说:“《萚兮》与《丰》,两篇也成一组。”两诗在写法上确有共通之处。《丰》诗第三、四章有“叔兮伯兮,驾予与行”、“叔兮伯兮,驾予与归”的句子,恰与本诗三、四句句法一致。《丰》诗第一、二章“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正是提议男子驾车载我同游之前的故事。此篇在提议唱和之前也一定有故事。提出建议后,也一定有发展。但妙在都不提及,只是写女子的提议。故此诗与《丰》诗比较,更有含蓄蕴藉之长。
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 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型肺炎病毒吗 板蓝根可以抵抗冠状病毒吗[图]
- 中声中和之声《诗》本是入乐的故有“中声”之说止犹言极也大分大[图]
- 济(对……)有益成见三一条注【赏析】朱孝臧早岁工诗风格近孟郊[图]
- 夏四月庚辰蔡国的公孙归姓率领军队灭了沈国把沈子嘉带回去杀了他[图]
- 阚泽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人家里世代务农到阚泽时他很好学生活贫困[图]
-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图]
- .共食不饱 共饭不泽手 共食不饱共食谓与人共食器与下“共[图]
- 佛教中提倡发愿有如世人的立志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广[图]
- “人穷气短马瘦毛长”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掷千金”的豪爽“[图]
-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此言人们只见到我克敌制胜的情况形形状、形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