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申生说“这不是您的罪过为什么不逃离晋国呢?”申生说“不
有人对申生说:“这不是您的罪过,为什么不逃离晋国呢?”申生说:“不可以。逃离虽然可以解罪,但怨归于君主,这是怨君啊!彰显父亲的罪恶,被诸侯取笑,我能逃入哪一国呢?在国内受困于父母,在国外受困于诸侯,这是双重困境啊!抛弃君主,逃避罪责,这是逃死。我听说:‘仁者不怨君主,智者不陷入双重困境,勇者不逃避死亡。’如果罪名不能免除,那么逃离晋国必定加重罪恶。逃离晋国而加重罪恶,这是不智。逃避死亡而怨恨君主,
有人对申生说:“这不是您的罪过,为什么不逃离晋国呢?”申生说:“不可以。逃离虽然可以解罪,但怨归于君主,这是怨君啊!彰显父亲的罪恶,被诸侯取笑,我能逃入哪一国呢?在国内受困于父母,在国外受困于诸侯,这是双重困境啊!抛弃君主,逃避罪责,这是逃死。我听说:‘仁者不怨君主,智者不陷入双重困境,勇者不逃避死亡。’如果罪名不能免除,那么逃离晋国必定加重罪恶。逃离晋国而加重罪恶,这是不智。逃避死亡而怨恨君主,这是不仁。有罪而不赴死,这是不勇。逃离晋国增加民众的怨君情绪,我的罪恶不可以再加重了,死亡是不可逃避的,我将留在这里等候君主的命令。”
骊姬见申生而哭之。曰:“有父忍之,况国人乎?忍父而求好人,人孰好之?杀父以求利人,人孰利之?皆民之所恶也,难以长生!”骊姬退,申生乃雉经于新城之庙。将死,乃使猛足言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听伯氏,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以至于死,虽死何悔!”是以谥为共君。
忍之:忍心杀他。
好人:取得国人的好感。
利人:施利于国人。
雉经:自缢。
猛足:申生的臣子。
伯氏:狐突。
是以谥为共君:共,通“恭”,恭顺事上曰恭。
延伸阅读:
- 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型肺炎病毒吗 板蓝根可以抵抗冠状病毒吗[图]
- 中声中和之声《诗》本是入乐的故有“中声”之说止犹言极也大分大[图]
- 济(对……)有益成见三一条注【赏析】朱孝臧早岁工诗风格近孟郊[图]
- 夏四月庚辰蔡国的公孙归姓率领军队灭了沈国把沈子嘉带回去杀了他[图]
- 阚泽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人家里世代务农到阚泽时他很好学生活贫困[图]
-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图]
- .共食不饱 共饭不泽手 共食不饱共食谓与人共食器与下“共[图]
- 佛教中提倡发愿有如世人的立志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广[图]
- “人穷气短马瘦毛长”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掷千金”的豪爽“[图]
-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此言人们只见到我克敌制胜的情况形形状、形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