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负于鼎俎(zǔ)相传伊尹曾背着鼎俎在人家做厨师伊尹商汤贤
伊尹负于鼎俎(zǔ):相传伊尹曾背着鼎俎在人家做厨师。伊尹,商汤贤相。鼎,炊具。俎,砧板。
傅说(yuè)匿于傅险:傅说,殷王武丁的贤相。传说他在遇见武丁前,曾在傅险做泥瓦匠。傅险,即傅岩,地在今山西平陆东。
吕尚困于棘津:吕尚,即姜子牙,太公望。他在辅佐周武王灭殷建立周朝前,曾是棘津的食品小贩。棘津,故址在今河南延津东北。
夷吾桎梏(zhìɡù):夷吾,即管仲,字夷吾。他辅佐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失败后,曾被囚禁。桎,脚镣。梏,手铐。
百里饭牛:百里,百里奚,秦穆公贤相。他在见穆公前,曾卖身为奴,替人养牛。饭,喂。
仲尼畏匡:孔子路过匡,匡人误以为他是鲁国的仇人阳货,差点儿使他被害。畏,受到威胁。匡,春秋时卫国之地,在今河南睢县。
菜色:面有菜色。指孔子路过陈、蔡两国时,饥饿被困。
菑(zāi):同“灾”,灾祸,灾害。
况且,危难的困境是人们时不时就遇到的。太史公说:从前,虞舜曾受困于淘井和修理仓库之时,伊尹曾背着鼎锅和砧板去做厨师,傅说曾因罪逃到傅岩那个地方去筑墙,吕尚曾在棘津那里穷困潦倒,管仲曾做阶下之囚,百里奚曾帮别人喂牛,孔子在匡地曾受到生命威胁,还在陈、蔡断了粮而面显菜色。这些都是儒生所说的有道德的仁义之人,他们尚且遭受如此灾难,何况是仅有中等才能的人又处在乱世中最昏乱的时期呢?他们遇到的灾害怎能说得完呢!
鄙人有言曰73:“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73,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73,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鄙人:乡野粗鄙之人。
蹻(jiǎo):庄蹻,与盗跖(zhí)都是古代大盗。
窃钩者诛:引文见《庄子·胠箧(qūqiè)》。钩,衣带钩。
俗话说:“哪能知道什么是仁义什么是不仁义,谁给我好处谁就有德。”伯夷以帮周朝做事为可耻,就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但是周文王、周武王并不因此使得其圣王的声誉有所降低。盗跖、庄蹻凶暴乖戾,但是他们的同伙却永远称颂他们的义气。这样看来,“偷了衣带钩的被斩首,窃国大盗却封王封侯,只有在王侯门内,才有所谓的仁义存在”,这话可真是不假。
- 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型肺炎病毒吗 板蓝根可以抵抗冠状病毒吗[图]
- 中声中和之声《诗》本是入乐的故有“中声”之说止犹言极也大分大[图]
- 济(对……)有益成见三一条注【赏析】朱孝臧早岁工诗风格近孟郊[图]
- 夏四月庚辰蔡国的公孙归姓率领军队灭了沈国把沈子嘉带回去杀了他[图]
- 阚泽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人家里世代务农到阚泽时他很好学生活贫困[图]
-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图]
- .共食不饱 共饭不泽手 共食不饱共食谓与人共食器与下“共[图]
- 佛教中提倡发愿有如世人的立志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广[图]
- “人穷气短马瘦毛长”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掷千金”的豪爽“[图]
-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此言人们只见到我克敌制胜的情况形形状、形态[图]